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7
2025-09-04
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出现新的变化,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截至10月25日24时,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主要集中在边境口岸城市东兴市和凭祥市,这一波疫情的出现,再次将这个中国与东盟交往最密切的边境省区推到了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与越南接壤,陆地边界线长达696公里,拥有东兴、凭祥、龙邦等多个重要口岸,随着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面临着巨大的境外疫情输入压力,此次疫情的发生,正是这种压力的现实反映。
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本轮疫情呈现明显的特点:一是源头清晰,多数病例与境外输入关联;二是传播链相对明确,主要集中在边境贸易和跨境运输相关人群;三是发现及时,在疫情扩散前已实施有效管控,这些特点既显示了广西疫情防控体系的灵敏度,也暴露了边境地区防控的脆弱性。
面对新的疫情形势,广西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东兴市已实行临时全域静态管理,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凭祥市加强口岸管理,严格执行人、物、环境同防;崇左市提升防控等级,对边境线实施24小时巡逻,广西还加快了疫苗接种进度,截至10月24日,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8900万剂次,人群免疫屏障进一步巩固。
边境疫情防控的最大难点在于其特殊性,广西边境地区山水相连,便道多、海岸线长,防范非法入境压力大;跨境贸易频繁,货物往来密集,物传人风险高;少数民族聚居,语言文化多样,防控宣传难度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边境疫情防控中最复杂的图景之一。
为解决这些难题,广西创新推出了“口岸+边检+疾控+社区”四方联动机制,在凭祥友谊关口岸实施“人货分离、分段运输”的闭环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运用科技手段加强边境管控,建设数字边防系统,通过无人机巡逻、智能监控等技术,构建“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立体防控网络。
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医疗卫生战,更是一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验,广西在严格防控的同时,努力保障中国-东盟供应链畅通,通过建立绿色通道、推行代驾制度、实施非接触式通关等创新举措,确保跨境贸易不间断,数据显示,今年1-9月,广西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0.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1.3%,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实现了动态平衡。
广西疫情的新情况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疫情防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区域协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必须坚持科学精准,不搞一刀切,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既应对当前危机,又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当前,广西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冬季来临和境外疫情持续蔓延,防控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但只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筑牢边境疫情防线,广西完全有能力控制住这波疫情,守护好祖国南大门,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贡献。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