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证实,俄罗斯部队正从北面和东面向基辅进军。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最近一次录像讲话中,他明确指出了俄罗斯部队的动向。泽连斯基表示,俄罗斯部队正在逼近基辅,并且正在从北面和东面向首都进军。这一消息对于乌克兰及其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俄军正在加强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包围,并已逼近距离市中心15公里的地方。同时,俄军还对位于哈尔科夫的核研究设施展开了攻击,引发广泛关注。俄军加强对基辅的包围 据美国政府高官披露,俄军正在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基辅的包围。
乌克兰准备迎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军队正在准备迎战俄罗斯在东部地区的更多攻击。 俄军集结兵力:在基辅推进受挫后,俄军正在东部地区集结兵力,准备新的攻势。 基辅周边局势:五角大楼称,俄军在基辅周围进行了部分部队的重新部署,但多数俄军仍留在该地区,空袭仍在继续。
俄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南部直指黑海沿岸的重要城市敖德萨,北部则是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边境,以此支援提前进入的伞兵部队。乌军无法有效抵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视讲话甚至使用了俄语。 美国除了在会议中表达关切,未能采取实际的军事行动。普京嘲笑美国人擅长开会,但不擅长实施行动。
俄罗斯在战前的准备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在2021年中旬,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副秘书克里沃诺斯表示,俄军CCO特种部队在近几个月对乌克兰北部地区进行侦察,有部分俄军CCO特种兵持白俄护照合法入境乌克兰,以实地考察并寻找快速进入基辅的通道。
1、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根据外国专家的数据报道,自2022年2月以来,乌克兰武装部队已损失近180万人。这一数字揭示了俄乌冲突对乌克兰军队造成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基辅政权构成了严峻挑战。损失人数的具体分析 总体损失:乌克兰军队在俄乌冲突中已损失近180万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反映了冲突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
2、乌军阵亡172万人的数字目前无法确定其真实性。分析如下:俄方声称的数字:俄罗斯媒体和部分黑客组织声称,根据他们的统计和黑客攻击获得的数据,乌克兰军队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阵亡及失踪人数已高达172万。然而,这一数字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3、俄罗斯黑客组织公布的数据: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军队阵亡及失踪人数已高达172万(不包括伤员)。但这一数据同样受到多方质疑,其真实性无法独立验证。第三方开源社区的交叉验证结果 截至2025年7月,可确认姓名的乌军阵亡约8万。
4、根据俄罗斯媒体《卫星通信社》2025年7月22日的报道,过去24小时内,乌克兰军队损失了1180名军人。早在2025年4月的数据就显示,俄军日均伤亡约1300人,乌军日均损失超500人,双方累计伤亡均已超过百万。
5、俄乌双方具体伤亡人数尚无定论,不同方面统计存在显著差异。乌克兰方面伤亡情况《华尔街日报》报道乌军阵亡约8万人、受伤40万人,总伤亡48万,但泽连斯基否认8万阵亡数字,称实际远低于媒体报道,2024年2月他曾公开乌军阵亡1万;俄方宣称乌军总伤亡超90万,不过未明确阵亡与受伤比例。
6、俄乌战争中被指“赚疯”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和挪威,而乌克兰是代价最惨重的国家之一。从经济和政治等层面来看,这三个国家在俄乌冲突中有所“受益”。中国方面,俄媒称中国是最大赢家。
美国传出打算派遣特种部队进驻乌克兰,以保护美国驻基辅使馆的消息,此举若成真,将可能进一步激化乌克兰战事。美国拟派特种部队的背景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多次宣称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到乌克兰。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信息显示,被宣布死亡的士兵并未真的死亡,乌克兰军方对这批士兵进行了追杀。此外,乌克兰国防战略中心发布了一份包含12万俄军士兵信息的名单,包括电话号码和服役地点,甚至有人冒充他人给士兵家属打电话,显示出俄军内部可能被渗透,渗透程度深。
乌克兰特种部队在顿巴斯地区卢比日内战场成功突袭了俄军的一个野战指挥中心,并缴获了俄军第83空中突击旅的军旗。与此同时,俄军也采取了行动,发射导弹摧毁了疑似运输北约军援的乌克兰列车。
泽连斯基拒绝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俄罗斯之行后访问基辅的请求。分析如下:拒绝原因:据法新社援引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一位高级消息人士所述,泽连斯基总统拒绝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访问乌克兰的主要原因,是古特雷斯参加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还指责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下周二访问莫斯科然后再去基辅的决定,认为古特雷斯的行程安排不对,应该先来基辅然后再去莫斯科。这一指责反映了乌克兰方面对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看法的敏感和不满。
综上所述,泽连斯基在视察布查时确实穿着防弹衣,这一行为可能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同时,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布查的真实情况,并指控俄罗斯军队对平民的暴行。然而,对于布查事件的真相和责任归属,目前仍存在争议和分歧。
泽连斯基是乌克兰的英雄还是罪人,这一问题并非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从坚守国家的角度来看,泽连斯基无疑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在俄乌军事冲突初期,面对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首都的严峻形势,泽连斯基拒绝了美英等国要求其转移国外的建议,坚定表示“死也要死在这里”。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