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6
2025-09-06
根据广东省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10月26日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其中广州11例、深圳2例、佛山1例、惠州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例,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区域,当前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从地理分布来看,本轮疫情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尤其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新增总量的70%以上,其中广州市的海珠、白云、天河等区存在局部聚集性疫情,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深圳市则在福田、罗湖等口岸区域发现散发案例,显示出境外输入与本土传播交织的复杂性,粤东粤西地区目前总体平稳,但存在个别输入关联病例。
疫情传播链条显示,本轮疫情主要与境外输入病例关联,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仍是主流毒株,其传播隐匿性强、速度快的特点给防控带来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疫情在批发市场、餐饮场所、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出现局部聚集,提示场所防控仍需加强。
针对疫情分布特点,广东省采取了分级分类精准防控策略:
各地市根据疫情分布实时调整防控措施,广州市对重点区域开展"一天一检"核酸筛查,深圳市在口岸区域实施"每日一检"并加强跨境司机管理,佛山市、东莞市等制造业重镇则重点加强厂区疫情防控,建立"白名单"制度保障生产运营。
从趋势来看,广东疫情总体处于可控范围,但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土反弹的双重压力,秋冬季气温变化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叠加,可能增加疫情防控难度,专家分析指出,未来疫情分布可能出现以下特点:珠三角核心城市仍将面临较大输入压力,粤东西北地区需警惕疫情从中心城市扩散的风险,特别是节假日人员流动增加带来的传播风险。
为应对疫情分布变化,广东省正在加强以下工作:
疫情分布地图显示,目前广东大部分地区仍属于低风险区域,省卫健委建议民众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实时查询最新疫情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同时提醒市民遵守防疫规定,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总体而言,广东疫情分布呈现局部聚集、总体可控的特点,精准防控措施正在有效遏制疫情扩散,随着防控工作的持续深入和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相信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