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7
2025-09-05
在全球化的今天,新冠疫情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让许多英语词汇成为日常交流的一部分。“COVID-19”作为新冠疫情的官方英语名称,频繁出现在新闻、学术讨论和社交场合,但许多人对其发音仍存在困惑:究竟该如何正确读出这个词汇?本文将从发音规则、词汇来源、常见误区以及学习建议等方面,详细解析“COVID-19”的英语读法,并探讨其背后的语言文化意义。
“COVID-19”是“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缩写,COVID”代表“Coronavirus Disease”,而“19”指代疫情首次爆发的年份2019,在英语中,它的发音分为两部分:
完整读法为“KOH-vid nineteen”,在正式场合(如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或英语母语者的日常交流中,通常直接使用缩写形式,而非全称。
许多非英语母语者在读“COVID-19”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
建议通过听力模仿(如BBC或WHO的官方视频)来练习,或使用词典的发音功能(例如牛津词典或Google Translate)进行跟读。
“COVID-19”并非随意创造,而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2月正式命名的结果,此前,人们常用“coronavirus”(冠状病毒)或“Wuhan virus”等非正式称呼,但后者可能带有地域歧视色彩,WHO为避免污名化,根据病毒类型(coronavirus)、疾病(disease)和年份(2019)制定了这一中性名称,这一命名体现了科学命名的规范性,也反映了语言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作用。
有趣的是,“coronavirus”本身源自拉丁语“corona”(意为“皇冠”),因病毒在显微镜下呈冠状结构,英语中,这类专业词汇常借用于古典语言,发音也遵循拉丁语规则(/kəˈroʊnə/,重音在第二音节),但缩写后,“COVID”的发音更简化,符合英语缩写的习惯(如AIDS、SARS)。
正确发音不仅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更具有实际意义:
据统计,2020年以来,“COVID-19”在英语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飙升,成为年度热词之一,学习其正确发音是适应后疫情时代语言环境的必要技能。
若要扩展相关词汇的发音知识,可参考以下方法:
“COVID-19”的发音虽是一个小细节,却折射出语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正确读出“KOH-vid nineteen”,不仅是掌握一个单词,更是理解全球共同经历的一段历史,在疫情逐渐常态化的今天,让我们通过语言学习,搭建更包容的沟通桥梁,毕竟,在对抗病毒的路上,准确的信息和发音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字数:约980字)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