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5
2025-09-04
2019年末,当人们正准备迎接新年时,一种未知的冠状病毒悄然在武汉蔓延,12月8日,武汉市记录首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这场后来被称为“COVID-19”的疫情,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疫情初现时,武汉市医疗系统首当其冲,金银潭医院作为最早接收患者的医疗机构,在张定宇院长的带领下,尽管他本人身患渐冻症,仍日夜坚守岗位,医生护士们连续工作十余小时,防护服内汗水浸透衣背,护目镜在脸上压出深深痕迹,一位年轻护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也害怕,但这是我的战场。”这些白衣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随着病例数快速增长,武汉医疗资源几近饱和,1月23日,这座千万人口城市作出前所未有的决定——封城,公共交通停运,机场火车站关闭,市民被要求居家隔离,空荡的街道、紧闭的商铺,武汉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在这静止之下,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封城后仅10天,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12天后,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这背后是无数建设者日夜不停的奋战,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真实写照,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武汉,4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而上,一位山东医疗队队员在出征前写下:“无论生死,不计报酬”,这八个字代表了所有援鄂医护的心声。
普通市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外卖骑手老计每天穿梭于空荡街道,为医护人员送去热饭;志愿者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社区居民组织起来,为独居老人送去生活物资,这些微小却坚定的行动,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生命之网。
科研战线同样日夜兼程,中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分离病毒毒株、分享基因序列,为全球抗疫提供关键科学依据,疫苗研发工作立即启动,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创造了人类疫苗研发史上的速度奇迹。
武汉疫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人性的光辉与脆弱,展现了制度的优势与短板,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76天后,4月8日零时,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当第一辆车驶出高速公路收费站,人们欢呼雀跃,眼中含着泪水,这座英雄城市用巨大的牺牲为全国乃至全球抗疫赢得了宝贵时间。
武汉疫情终将过去,但它留下的记忆与教训不应被遗忘,它告诉我们,在灾难面前,科学精神、人道主义与集体责任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人性的黑暗与光辉;它证明,当人类团结一致时,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没有不会到来的春天。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