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6
2025-09-03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进入第四年,科学家们仍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老药新用"策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奥司他韦——这款传统的抗流感药物——也因此进入了新冠治疗的视野。
奥司他韦(Oseltamivir),商品名“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自1999年上市以来,一直是治疗流感的主要药物之一,它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阻止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和扩散,从而缩短流感病程和减轻症状。
当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医疗资源紧张且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匮乏, clinicians开始尝试将现有抗病毒药物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奥司他韦便是其中之一,理论上,虽然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结构不同,但同属RNA病毒,且都主要攻击呼吸道,这为奥司他韦的“跨界”应用提供了初步依据。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奥司他韦抗新冠病毒的潜力存在争议,一些体外研究表明,高浓度的奥司他韦可能通过抑制新冠病毒的某些酶活性而发挥轻微抗病毒作用,更多研究指出,奥司他韦并非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药物,其设计初衷是针对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而新冠病毒并不具有完全相同的靶点。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复制需要依赖RNA聚合酶,而奥司他韦对此并无直接抑制作用,这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临床试验显示,奥司他韦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有限,尤其是在减少病毒载量或缩短病程方面效果不明显。
回顾已有文献,关于奥司他韦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2020年初的一些观察性研究报告称,使用奥司他韦的新冠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这些研究大多缺乏严格的对照组,证据等级较低。
随着更多严谨的临床试验开展,证据天平逐渐倾斜,2021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奥司他韦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效果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类似地,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的“团结试验”结果也不支持奥司他韦作为新冠肺炎的标准治疗方案。
在特定临床情况下,奥司他韦仍可能发挥间接作用,新冠患者合并流感感染时(尤其是在流感季节),使用奥司他韦可治疗流感感染,从而减轻整体疾病负担,对于一些疑似病例在病原学确诊前,医生可能会经验性使用奥司他韦覆盖可能的流感感染。
在当前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国家的COVID-19治疗指南并不推荐常规使用奥司他韦治疗单纯新冠病毒感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足够证据支持使用奥司他韦治疗新冠肺炎,除非存在流感合并感染。
相比之下,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如帕昔洛韦(Paxlovid)、瑞德西韦和莫努匹拉韦等已被证明具有明确疗效,成为当前治疗的主流选择,这些药物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复制周期中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减少重症风险。
尽管如此,奥司他韦在疫情初期做出的贡献不应被完全否定,在特异性药物短缺的情况下,它曾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治疗选项,也为后续抗病毒药物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奥司他韦治疗新冠的探索历程反映了老药新用策略的优势与局限性,优势在于已知的安全性数据和现有的生产工艺,能够快速投入临床使用;局限性则在于缺乏针对性和可能带来的虚假安全感。
未来传染病防控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加精准的药物重定位策略,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快速筛选出真正可能有效的已有药物,同时加速特异性药物的研发进程。
虽然奥司他韦并非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但它在疫情中的探索应用体现了医学界在危机中的创新思维,随着科学认识的深入,我们现在有了更多针对性强的治疗选择,这也提醒我们,证据医学和科学严谨性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至关重要,在未来的抗疫道路上,我们既需要保持开放的药物重定位思维,也需要遵循科学证据,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