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科学用药与合理选择

admin 5 2025-09-03 09:28:48

新冠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演变,尽管疫苗接种大大降低了重症率与死亡率,但感染后如何科学用药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加速康复,并减少并发症风险,错误用药或盲目跟风可能带来副作用甚至加重病情,本文将基于权威指南和科学研究,系统介绍新冠感染后常用药物的类型、作用及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做出明智选择。

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与用药原则

新冠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多数人为轻症,可自行缓解,用药的核心目标是缓解不适、控制病情发展,而非“杀死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卫健委建议,轻症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或高风险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需注意:不要滥用抗生素(新冠病毒是病毒,抗生素无效),避免盲目囤药或混合用药,以免引发肝肾功能损伤。

常用对症治疗药物

对症药物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手段,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1.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布洛芬,可用于退热和缓解头痛、肌肉酸痛,注意两者不宜同时使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对胃肠敏感者,对乙酰氨基酚更安全;布洛芬可能刺激胃黏膜,需饭后服用。
  2. 止咳祛痰药:干咳可选右美沙芬;痰多者可选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需辨证使用)也可能缓解相关症状。
  3. 鼻塞与咽痛药:鼻塞可用生理盐水喷鼻或伪麻黄碱(高血压患者慎用);咽痛可含服喉片或使用含漱液,如氯己定漱口水。

抗病毒药物:适用人群与限制

针对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能抑制病毒复制,但仅推荐用于重症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免疫低下者、慢性病患者),需在发病早期(症状出现5天内)使用: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科学用药与合理选择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科学用药与合理选择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科学用药与合理选择

  • 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是目前主流口服药,可降低住院风险89%,但需注意与多种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的相互作用,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
  • 瑞德西韦:需静脉注射,通常用于住院患者。
  • 阿兹夫定:国内获批用于成人普通型新冠治疗,但安全性数据有限,不宜自行服用。

普通轻症患者无需抗病毒药,过度使用可能加速病毒耐药性。

中药与辅助疗法

中医药在缓解症状和调节免疫力方面有一定作用,但需辨证施治:

  • 推荐方案:如连花清瘟胶囊(适用于热毒袭肺证)、金花清感颗粒等,需注意中药并非“预防神器”,不适体质者可能引起腹泻等副作用。
  • 辅助支持:补充维生素C、锌可能支持免疫系统,但无证据表明可治疗新冠,充足饮水、休息及营养均衡(如蛋白质摄入)是康复基础。

避免用药误区与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 不要预防性用药:未感染时服用药物无法预防新冠,反而可能导致耐药或肝损伤。
  2. 儿童与孕妇用药:儿童需选用儿科剂型(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避免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孕妇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慎用布洛芬和中成药。
  3. 基础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Paxlovid可能影响代谢,用药前需医生评估。

科学用药,理性应对

新冠病毒感染用药应以缓解症状、支持康复为核心,而非盲目追求“特效药”,轻症患者多休息、多饮水即可自愈;高风险人群应及时就医,规范使用抗病毒药,公众需依赖权威信息(如国家卫健委指南),避免被网络谣言误导,疫情至今,科学理性仍是应对病毒的最强武器。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或药师,个人病情差异较大,切勿自行诊断用药。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科学用药与合理选择

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科学用药与合理选择

上一篇:2020年新的病毒/2020年底新病毒
下一篇:2020新冠疫情死了多少人:二0二0年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共死多少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