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6
2025-09-04
在全球化的今天,新冠病毒(SARS-CoV-2)及其引发的疾病(COVID-19)已成为无人不知的词汇,但许多人仍对它的英语简称及其来源感到困惑,本文将从语言、科学和社会角度,详细解析新冠病毒英语简称的由来、正确用法及其背后的全球意义。
新冠病毒的英语简称是COVID-19,这一名称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2月11日正式公布。“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而“19”则表示该疾病首次被发现的年份(2019年),这一命名遵循了WHO的疾病命名原则,旨在避免对任何地区、文化或动物的污名化,同时确保名称的科学性和易传播性。
值得注意的是,COVID-19特指由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而病毒本身的正式名称是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这一名称强调了该病毒与2003年SARS病毒的遗传相似性。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误将“新冠病毒”直接称为“coronavirus”或“China virus”,这两种说法均不准确:
在英语媒体中,COVID-19常被简称为“COVID”,但在正式语境中建议使用全称“COVID-19”。
COVID-19的命名反映了全球科学协作的成果,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等多边机构在命名过程中强调了中立性与科学性,避免了政治化标签,这一名称迅速被各国政府、媒体和公众采纳,成为全球共识的范例。
语言的传播也伴随着挑战。 misinformation(错误信息)和 disinformation(虚假信息)在疫情期间泛滥,诸如“武汉病毒”等误导性术语曾引发种族歧视,语言的使用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涉及伦理和社会责任。
疫情催生了大量新词汇和短语,
COVID-19的简称成为国际沟通的桥梁,无论是新闻标题、学术论文还是日常对话,这一术语打破了语言壁垒,让全球民众能够共享关键信息。
COVID-19不仅是一个科学术语,更是一个时代符号,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危机中,语言应服务于团结而非分裂,正确使用其英语简称,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也是对全球协作的致敬。
正如WHO总干事谭德塞所说:“病毒无国界,名称应避免污名化。”在未来的全球挑战中,语言仍将是人类携手应对危机的重要工具。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