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5
2025-09-04
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首次爆发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5年的历史,尽管疫情最初的高峰期早已过去,但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通常被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仍在持续显现,许多感染者在康复后数月甚至数年内,仍经历着多种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波及心理和社会功能,本文将深入探讨25年后的新冠症状和表现,基于科学研究、临床观察和患者报告,分析其长期影响、可能的机制以及应对策略。
长新冠通常指新冠病毒感染后持续超过12周的症状,这些症状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长新冠是一种多系统性疾病,影响约10-30%的感染者,尽管大多数感染者会完全康复,但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初始感染较重或存在基础疾病的人——可能面临长期挑战。
经过25年的追踪研究,长新冠的症状已被归类为多个维度,包括身体、神经认知和心理社会方面,以下是主要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许多患者报告持续的气短、咳嗽和胸痛,这些症状可能与初始感染导致的肺部损伤有关,如肺纤维化或慢性炎症,长期随访显示,部分患者的肺功能恢复缓慢,甚至出现永久性下降。
心血管问题:心悸、胸痛和疲劳是常见的心血管症状,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肌炎、心律失常或自主神经失调,这些症状在感染后数年仍可能反复发作。
神经认知障碍:脑雾(brain fog)、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是长新冠的标志性症状,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的大脑结构出现微细变化,可能与神经炎症或血管损伤有关,这些认知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心理健康影响: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长新冠患者中较为常见,病毒本身、社会隔离以及疾病带来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加剧心理负担,长期追踪显示,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身体症状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疲劳与疼痛: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样的症状广泛存在,包括极度疲劳、肌肉疼痛和关节痛,这些症状可能由免疫系统失调或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导致患者活动能力大幅下降。
其他系统症状:消化问题(如腹泻、恶心)、皮肤皮疹和嗅觉味觉障碍也有报道,这些症状虽较轻微,但长期存在会降低生活质量。
为什么新冠病毒会导致如此持久的症状?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设:
这些机制仍在研究中,但已为治疗提供了方向,如抗炎药物、免疫调节疗法和康复训练。
面对长新冠的长期挑战,个人和社会需采取综合措施:
25年后的新冠症状和表现提醒我们,传染病的影响远不止急性期,长新冠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需要持续的研究、 compassion 和资源投入,尽管挑战重重,但科学进步和全球合作正在为患者带来希望,我们需继续追踪这些长期效应,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病毒的共存之道。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提高对长新冠的认识,并鼓励受影响者寻求帮助——你不是 alone,科学和社会与你同行。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