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5
2025-09-04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逐渐从大流行过渡到地方性流行阶段,人们的关注焦点开始从感染率、死亡率转向另一个严峻问题——新冠后遗症(Long COVID),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部分新冠康复者可能在康复后数周甚至数月内持续出现一系列身体或心理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后新冠综合征”或“长新冠”(Long COVID),新冠后遗症的实际比例究竟有多高?它对社会和个体又意味着什么?本文将从科学数据、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新冠后遗症通常指在新冠感染急性期结束后(一般为4周以上),持续或新出现的症状,这些症状多样且涉及多个系统,常见包括:
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发作,且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均已正式承认新冠后遗症的存在,并呼吁加强相关研究。
究竟有多少新冠感染者会经历后遗症?目前的研究结果因地区、人群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比例令人担忧。
根据2022年《柳叶刀》的一项综述研究,全球约有10%-30%的新冠康复者会出现持续症状,具体数据因感染毒株、疫苗接种状态和个体因素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被低估,因为许多轻症患者未接受正式诊断或追踪,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出现后遗症,但比例相对较低(约5%-10%)。
新冠后遗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新冠后遗症不仅是个体健康问题,还对社会经济构成挑战,许多康复者因持续症状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劳动力减少和医疗负担加重,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估计,全美约有1600万人因后遗症失业,造成年度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应对这一挑战需多管齐下:
新冠后遗症的比例虽因人群而异,但整体而言,它是一个普遍且值得重视的问题,随着疫情发展,我们需更多长期数据来精确评估其影响,并以科学和同理心支持康复者,通过全球合作和持续研究,人类有望更好地理解并战胜这一隐形挑战。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