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后遗症/新冠肺炎后遗症精神类疾病
5
2025-09-03
新冠疫情自2020年爆发以来,全球已累计超过数亿人感染,随着疫情逐渐进入常态化阶段,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冠康复者是否面临更高的肺癌风险?本文将从科学数据、医学机制和专家观点出发,探讨这一问题。
新冠(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攻击肺部,肺癌则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环境污染、遗传等,理论上,新冠病毒对肺组织的损伤可能引发长期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是癌症的潜在诱因,但这是否意味着新冠康复者更容易得肺癌?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多项国际研究,截至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新冠感染会导致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
部分研究提示了间接影响,新冠重症患者可能因肺部纤维化(组织瘢痕化)而增加长期肺癌风险,但这类情况多见于需ICU治疗的患者,占总感染人群的比例极低(不足5%),总体而言,从大数据看,新冠后得肺癌的人并未明显增多。
新冠病毒通过ACE2受体侵入人体,主要损伤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重症感染可能导致: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发展是一个多因素、长期的过程,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传统风险因素的作用远大于新冠感染本身。
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无需过度担忧新冠与肺癌的关联。
专家建议,新冠康复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可通过低剂量CT扫描监测肺部变化,同时戒烟、减少暴露于污染环境,以降低肺癌风险。
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表明新冠感染会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新冠康复者中得肺癌的人并不多,且风险主要集中于少数重症患者,公众应理性看待这一问题,更多关注传统风险因素的防控,并通过科学手段维护肺部健康。
随着长期随访数据的积累,医学界将进一步揭示新冠与肺癌的关系,但目前,保持健康习惯和定期体检才是应对肺癌的最佳策略。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